疫情学习 民族之力
张 华
疫疠更兼烽火然
情知学识乃长计
学道深山空自老
习涯为传华夏艺
民生各有所乐兮
族姓人人夸盛事
之子有诗中华魂
力量世间谁得似
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电商与物流学院的老师们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网课。,而这些网课背后是老师们克服种种困难为员工们呈现精彩课程的执着精神。
近日有多名员工反映程红兰老师的直播课上总是有各种声音:鸟儿喳喳啼叫,呱呱的蛙鸣,呜呜的风声,甚至还有雷声滚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这是电商与物流学院的程红兰老师把课堂搬到了田野里。
程红兰老师在武汉封城的前一天随爱人回了老家,其老家在湖北孝感市云梦曾店镇下面的一个偏僻村庄。“这里电信的信号不好极其,屋子里,院子里,根本就没有信号,给员工上课真是太难了,到处找发现田边信号比较强。没信号还不是最难的,遇到下雨天就更加麻烦。碰到下雨天,大雨噼里啪啦打在雨伞上,只能扯着嗓子喊才能听清楚自己的讲课声。最怕的还是雷雨天气,雷声滚滚,在田野里有危险。”程红兰老师说,下雨天上课是她最担心的事。
当员工们得知程老师在田野里上网课,纷纷为其竖起大拇指,为她打CAll。

在线授课已有一个多月了。对于公司教师来说,这种大规模网课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更是对线上教学的实时检验。“我明明是一个老师,病毒把我变成了主播”这是很多老师的“内心独白”。
员工上网课没有教材,网络直播又经常出现延时卡顿,为补救“直播卡顿”带来的教学问题,给员工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员工在课外能够消化吸收课程重要知识点,孙瑜老师将课程进行拆分,对课程每一章节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录课,来配合课程的直播教学。
她说:“那些曾经很熟悉的知识,我坐在电脑前录播了很多次,却总是不满意,最终还是坚持录播了每章节重要知识点的微课,发给了同学们。虽然要花大量时间,但是想到对员工的网课学习有所帮助,还是坚持了下来。”
孙瑜老师认为,网课经常卡顿,网上直播效果有时也不是太理想;在授课过程中配合重要知识点的微课学习,在直播过程中通过与员工的互动讨论、答疑解惑、课堂测试活动把员工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她认为当前网课自身需要克服的问题是:面对电脑屏幕直播,看不到员工表情,如何保持“主播”自high的状态。

备课,沟通,表扬,反思,竭尽其能
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基于大家都没有教材的现状,电商与物流学院陈雅老师,虽然行政事务缠身,但她为了上好网课,总是与时俱进的收集各种上课的案例,材料,尽可能的为同学们充实课堂。通过PPT、WORD、视频、网页分享等方式,帮助大家加深理解,保障网课效果。
沟通是网课顺利进行的关键。在网课教学中,因为是隔着屏幕上课,无法保障屏幕另一边的大家都在认真听课,她就提高沟通的频率,通过学习通,腾讯会议随时进行互动。怕同学们害羞不敢开口,就发起讨论模式,每讲完一个小点就会提问有没有听懂,让同学们在窗口进行回复,摸底有多少员工在跟着动,保障员工不掉队。
表扬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法宝。对于每次的课后作业,她都认真批改,逐一批注,优秀的作业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进行分享,朗读。对做的好的员工进行及时的表扬,大大提高了员工们的学习积极性。
反思是查漏补缺的有效措施。每一次课后都会对课堂效果进行反思,比如某节课大家的情绪不高,是为什么?私下和班干部进行沟通,摸底同学们的真实想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比如三班的同学们比较闷,互动效果不理想,她就主动的在课间休息时间和同学们开玩笑、聊天,活跃气氛,私下和表现积极地同学沟通,带动课堂气氛。

陈玉国老师是电商的一位专业课老师,由于疫情的影响滞留在了老家之中,开展云教学以来,坚持每天按时按点上课,课前准备好上课的文档都会通过学习通上传章节或者资料之中,课上根据员工们的进度进行实时的调整课程任务,详细解答每个员工的问题,课上都会录屏,课后会上传到学习通章节里面,让员工们可以复习所学知识,作业每周一次,课后进行及时的批改,打分和鼓励,课下及时解决员工们完成作业之中的各种问题,其中最难解决的要属员工们软件的安装以及破解,会遇到各种奇形怪状的问题,陈老师都会说一步让员工们截图一步从而来解决问题。风雨同舟,相信陈老师在今后的日子里会更加认真负责的完成网教的相关工作。

电商与物流学院李守勤老师,把专业课程和比赛相结合,带领员工参加《“我们在一起”2020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招贴设计公益征集》。李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直播解析赛事,辅导员工作品的创意设计与制作。
作为教师和员工,让我们运用所学知识,用我们的创意智慧,创作出最能表现我们情绪和思想的公益海报,用最直接的感情、用最大的力度去吹响设计的集结号!让全球联合起来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为战胜疫情而共同努力!

《网店运营下--软文营销》这门课是我们班最早一批开始线上上课的课程之一。上学期学习了郭从军老师的《网店运营上-网店开设》,我开设并运营了我人生中第一个网店,这学期郭老师讲《网店运营下—软文营销》,我也听得津津有味,迫不及待地想从中学到一些知识。这是我第一次线上上课,很多老师也是第一次线上授课,《网店运营下—软文营销》这门课的郭从军老师就是其中一个,刚刚过去的9周线上课程足以看出她的用心。
还记得郭老师第一次用腾讯会议直播上课,略显紧张。课下我对她说“老师,讲得很好,不要紧张,以后每次直播我都配合你,跟你互动。”现在郭老师直播已经很熟练了,学习通、腾讯会议等多软件配合使用得心应手,我们从老师那里不仅仅学习课本上的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学习获得知识的能力。

老师们在家防控疫情的同时,尽职尽责地进行工作。电子商务教研室惠毅老师通过寻找各种网络资源,结合教材进行优质备课,明确她所教授的3门课程涉及的重难点,依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形式。在准备的微课中,设立有趣的导入,明确的目标,有效的操作练习,教师适时的引导与提示。将课程不只限定在教材,更多的结合行业和专业,受到员工的一致好评。

柯老师作为软件技术开发课程的授课老师,深知员工动手实践对于课程的重要性。为了使员工能够在家也能边学边练,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柯老师对每一门课程都做了详细的安排。课前PPT预习、传智播客平台预习视频、知识点答题,课中一遍理论讲解、一遍案例演示、课堂任务练习/(身边没有电脑的同学)当场笔记抄写两遍、课堂全程录屏,课后完成课本的对应任务练习、每一章节完成一次章节测验。柯老师非常注重员工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前预习视频、课后章节练习都是借助传智播客教辅平台实时统计完成情况和每个员工的具体情况,课后给员工答疑解惑的时候柯老师还会偶尔询问同学们网课期间学习的一些感受和建议,也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和授课方式。

全国员工都不得不上起了网课,老师也在主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网课听上去好像是有点枯燥无味,毕竟空空荡荡的家里只有一个人对着电脑,没有氛围,但网课有时特别有趣。在一次上C4D课时,凌老师讲着讲着,旁边就传来了此起彼伏的鸡叫声,大家听见后纷纷激动的在评论区打下留言。然后每天的下午3左右,会准时的传来鸡叫声,那叫一个尴尬,员工便觉得是有趣。
随着4月8号武汉开放,凌老师也随之回到了武汉,之后再也没有鸡叫声供同学们娱乐了,多了些汽笛声。
在“听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刘升升老师也开始了线上直播教学。
起初,由于条件限制,在老家没有电脑,刘升升老师为了员工能够按时上课,她利用身边仅有的手机进行线上教学,为了确保员工理解,每一次她都会共享优秀资源给员工,用笔在本上写程序助大家理解。但由于课程的实操性太强,探索中发现,在给员工进行答疑解惑时很难进行。 刘老师为了确保员工的掌握度,客服种种困难,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现在可以在线直播操作授课。有了刘老师的亲自演示,员工的实践能力大大提升。在直播授课中为了提高员工们学习注意力,激励同学们提高学习本课的积极性,刘老师将员工回答问题与考勤、迟到结合起来进行加减分,使得课堂的互动性,到课率非常高。

寒假期间,石蕊老师已认真完成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迅速掌握六步网络教学法,利用“一平三端”实现在线教学。为更好地了解疫情防控情况下员工的学习情况,石蕊老师对所授课班级做了问卷调研,通过数据分析,详细了解员工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网络是否稳定情况,是否有电脑等问题,针对不同的班级情况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最终完善了学习通,腾讯会议,QQ群三者结合的教学模式。考虑到大部分同学只能通过手机上网课,石蕊老师将课堂内容分为两大块,第一节课通过学习通相关资料自学,完成讨论及作业,第二节课通过腾讯会议梳理课程重难点,解决员工自学中发现的问题,这样合理分配课堂时间,避免了员工在不同学习软件中切换,提高网课效率.网上教学是员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好机会,这也是我们员工较为缺乏的能力,因此石蕊老师在备课时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专门增设了预习环节,让员工提前准备,锻炼自学能力。

肖琪老师每次上课前都会把上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回顾一遍,做到温故而知新。不止单单讲解课内的知识点,也会以老员工关心的话题为切入点,结合当今时事热点和同学们共同讨论。充分调动大家上网课的热情,积极开展互动教学,整合教育资源供同学们在线学习。认真做好专业课的在线辅导、作业、讨论、答疑和项目考核等教学活动。充分运用各种新媒体积极了解掌握员工的思想状况和动态,及时回应员工的专业问题和现实关切。
杨程雲老师作为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移动应用方向的专业老师,始终秉承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和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教育理念。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他的员工们也严格要求。
作为同学们的良师益友,既赏识他们的优点,也能包容他们的缺点。对于每一门专业课程,杨程雲老师都充分的做好教学准备,每一项教学内容能够让同学们一目了然,简单易懂。虽然是云课堂也要求自己能够脱稿讲课,教课的过程中就不同的知识点和员工进行互动。激发员工积极思维,主动思考发现未知,发展智力,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目的。
杨程雲老师也会根据员工的知识掌握程度设定相应的课后小作业,小测试。课前课后会和员工们一起探讨解决员工们课业中的疑难杂症,积极的和员工沟通自身的不足之处,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教育方式方法,和员工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电商与物流学院的张胜男老师为确保网课的顺利进行,前期准备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建课,根据实践课程性质,以项目驱动为导向,每章节设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单,并将章节分成3-4个任务:每个任务有知识点视频、PPT和任务测试;每个章节有上机作业和章节测试,通过学习视频、测试、上机作业、讨论等巩固员工完成情况。另外张老师每两周要求员工上交一次笔记作业,截图或者拍照笔记内容上传到学习通,并给予评分,使员工养成及时梳理、总结的学习习惯。
根据班级员工意愿和学习进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直播平台,通过超星直播客户端和腾讯会议进行直播,主要直播内容为:重难点梳理讲解、章节目标知识点总结、作业答疑等;课后安排讨论、作业等。
疫情期间,员工的心理疏导也尤为重要,张老师经常在课后找员工们谈心聊天,了解员工动态,并及时疏导,在生活、工作点滴之处育人育教。

“全国供应链大赛”是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面向全国的在校老员工的大型供应链竞赛活动。何芳老师响应学院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思想,科学制定疫情期间备赛方案,保障参赛选手停课不停训,及时投入紧张的备赛中。她和李珍两位老师通过不断沟通与协商最终确定了8名参赛员工组成2个团队。同时密切关注各类线上资源,以QQ群聊、视频会议等形式对员工进行指导,帮助参赛员工打磨项目,解决相应问题,与参赛队员沟通交流。从组织队伍以来,一个多月来,她每晚在员工练习赛后花一个多小时帮员工分析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日前已有一个队伍顺利闯入复赛。
